E-mail:sun@17toushi.com
服务热线:+13951786303(孙生)

投石产学研:投石智能亮相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

日期:2025-09-14 浏览:

参展概况

       2025年9月11至12日,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召开。大会以“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 创新融合发展打头阵”为主题,会聚几十位院士、百余家高校院所、数千家科技企业、超万名科技人员,共同打造了一场前沿科技云集、创新智慧闪耀的科技盛会。

       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出席并启动开幕。省长许昆林,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吴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何宏平致辞。

       投石智能携产学研成果“气韵再生”AI绘画大模型赋能的“AI郎世宁拍照机”与《现代苏州繁华图》AI山水长卷参展,展示了投石智能在产学研领域的重要成果。

“气韵再生”

       作为唯一一款连续多年参展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的艺术类大模型,投石今年展出的AI郎世宁拍照产品再次出现和去年AI梵高拍照一样大排队长龙体验,并纷纷添加为体验者微信头像的现象。依托模型实力,投石旗下已经有近百个AI画家。

    “气韵再生”AI绘画大模型是由南京大学美育工程建设团队与南京投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AI研发团队联合打造的AI绘画模型,2024年已经通过国家网信办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

       模型专注于模拟中国古典绘画大师(如黄公望、沈周、仇英,扬州八怪等)等在内的知名画家的绘画风格。该模型通过大规模数据库训练,结合传统美学元素与现代技术,生成高质量的中国古典艺术作品,并广泛应用于美育学习、艺术创作训练、文化展览等领域。 ‌




《现代苏州繁华图》

       现场还展出了“艺术家-AI”协同创作的我国第一幅以都市文化弘扬为题材的人工智能绘画长卷——《现代苏州繁华图》。

       该图是由江苏省文联主席、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会长、省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章剑华策划并参与创作,著名画家徐惠泉、南京投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孙峰峰AI团队、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南京大学出版社等机构合作完成的“艺术家-AI”协同创作的作品,是我国第一幅以都市文化弘扬为题材的人工智能绘画长卷。该图获得2025年法国设计奖银奖,向世界展示了投石AI的设计实力。

 

产学研成果

       目前,投石智能已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南通理工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天津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学院、大连工业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包括投石动态艺术装置课程、Arduino编程课程、风机装置开发课程、TouchDesigner课程、传感器认知及应用课程、AIGC艺术美育课程等课程。这些合作不仅为投石智能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也为高校人才提供了实践与成长的广阔平台。

       同时,投石智能气韵再生AI绘画大模型也收获了多项产学研荣誉。从“AI”与中国古典艺术的气韵再生体验馆获MUSE设计奖银奖到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江苏省创意设计联盟•钟山杯奖及提名奖,再到刚刚获得的法国设计奖银奖,每一项荣誉都是对投石智能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应用实力的充分认可。

       今年,投石系公司继续和高校开展科技副总申报工作,从去年的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到今年的江苏理工学院等高校,投石正在以坚定不移的步伐向产学研深度融合迈进。

       投石智能依托产学研成果与自身经验,在AI与展览领域加大产学研投入,在2025年成功承办与南京邮电大学合作的“AI钟韵——数智叠境中的山水诗学”数字艺术展、与南京职业信息技术学院合作的“星瀚万象——天文与科技的交融诗章”主题展览及《故宫三部曲》人工智能艺术大展,在产学研成果落地上硕果累累。

       截至目前,投石已经带领南京师范大学、南通理工学院、山东管理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的数字媒体技术,影视动画,艺术与科技,工商管理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故宫三部曲》人工智能艺术大展现场研学授课活动,欢迎更多高校预约研学课程。

       联系电话:李老师15042488789

 

未来展望

       面向未来,投石智能将以此次参展为新起点,持续深耕产学研融合赛道。一方面,将进一步扩大与高校的合作版图,在现有多所院校合作基础上,探索更多跨学科、跨领域的课程共建与项目研发,联合高校团队攻克 AI 艺术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技术难点,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更前沿的实践场景。

       另一方面,投石将加速产学研成果的产业化落地,依托已获多项国际国内荣誉的技术实力,推动 AI 绘画大模型在文化展览、艺术创作、职业教育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同时继续推进项目申报工作,以 “企业 + 高校” 协同创新模式,打通技术研发与产业需求的壁垒。

       未来,投石智能将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高校合作为支撑,不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迈向新高度,在包括但不限于文旅夜游,文博展馆,公共空间展示、公共艺术、动态展示等应用场景中贡献出更多投石产品与投石案例,为科技赋能产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更多 “投石力量”。

 
 
南京投石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17TOUSHI
地址:南京玄武区蒋王庙4号 玄武骥谷产业园(投石科技楼);
电话:025-85497011 ;  传真:025-85497011     E-mail:sun@17toushi.com QQ:668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