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投石高级动态艺术装置训练营第二期完美收官!

第一天上午,来自投石智能动态艺术装置授课团队的杨艺老师带来 “理论 + 案例” 的精彩课程。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丰富多样的实际案例展示,为学员们系统阐述了机械艺术装置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背后蕴含的设计理念,让学员们对这一领域有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论认知,为后续的实践操作筑牢根基。
下午,由周银辉老师主导的 “Arduino + 步进电机 + 4988 驱动 + 舵机 + 光电开关(或者其他数字传感器)” 课程,将理论知识引入实践环节。学员们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亲手操作,深入了解 Arduino 开源硬件的编程控制方法,学习了步进电机、舵机等机械部件的运行原理及应用,学会运用光电开关等数字传感器实现装置的智能化控制,切实感受到将创意转化为实际作品的乐趣与挑战。
第二天:创意拓展,技术与艺术融合
第二天上午,由周银辉老师和李志老师共同授课的 “Arduino + Led 灯带 + 花开机械装置” 课程,进一步拓展了学员们的创意空间。学员们学习如何将 Led 灯带与花开机械装置巧妙结合,通过开源硬件 Arduino 编程实现灯光与机械运动的协同配合,营造出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这不仅考验了学员们的技术操作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在艺术创意方面的无限潜能。
下午,李志老师和杨艺老师带领学员们进行 “方案设计 + 3D打印建模 + 设计实验”。学员们根据所学知识,分组进行创意方案的设计,运用三维打印建模技术将脑海中的创意具象化,并通过设计实验对方案进行可行性验证和优化。这一过程中,学员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在思维碰撞中不断完善设计方案,逐步实现从理论构思到实际模型的跨越。
第三天:专业指导,突破创作瓶颈
第三天上午和下午,投石智能的杨艺老师、李志老师和周银辉老师分别从设计创作、电子硬件技术和电子软件技术等多个维度为学员们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在设计创作方面,老师们针对学员们在方案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专业的建议和改进方向,帮助学员们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创新性;在电子硬件技术指导中,老师们详细讲解了电路设计、硬件选型等关键知识点,助力学员们解决硬件搭建过程中的难题;在电子软件技术指导环节,老师们深入剖析编程逻辑和算法,指导学员们优化软件代码,实现装置的精准控制。在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下,学员们纷纷突破创作瓶颈,作品逐渐成型。
第四天:成果绽放,展示创意结晶
第四天上午,创作和技术指导持续进行,学员们对作品进行最后的组装测试,确保每个细节都完美呈现。学员们通过驱动方式选择与集成,传感与交互系统的选型,交互逻辑控制与编程等技术路径,将机械、电路、程序、外观全部组装在一起,这也将是技术问题集中爆发的阶段。
和2024年第一届学员相比,本届学员最终呈现的作品应用了课程中所授的所有技术手段,包括AI辅助编程,灯光控制编程,不同传感器的控制联动,3D打印等,综合融入各自小组的装置作品中
经过不懈的努力,学员们的创意终于转化为一件件精美的机械艺术装置作品,每一件都凝聚着学员们的智慧和汗水,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科技含量。
下午,作品制作指导与演示汇报环节将训练营推向高潮。学员们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详细阐述创作思路、技术实现过程以及作品所传达的艺术理念。在汇报过程中,学员们相互学习、交流经验,进一步加深了对机械艺术装置创作的理解。投石智能董事长孙峰峰对学员们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进行了专业点评,提出了宝贵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并为各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汇报结束后,学员们对自己的作品都依依不舍,久久不愿离开。 有学员表示:从没想到文学专业的大学教师也可以动手做出装置控制类作品。也有学员表示:这个训练营太好玩太有趣了,动手创作原来也有方法论。还有学员表示:我是带着打样好的静态装置作品过来解决动态的问题的,作品的“静态形态”和“视觉风格”已经基本确定,但是让这个外观“活”起来,这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深度交叉的技术实现阶段。本次训练营解决了我的装置作品创新的困惑。大家纷纷表示,本次训练营学习的成果未来将应用于学校教学中,帮助学生在提高就业能力,扩展知识结构,参加竞赛活动等方向取得技术与理念上的进步。
第五天:走进《故宫三部曲》人工智能艺术大展,探索动态装置的展览场景应用
在四天的课程学习与作品创作落下帷幕后,训练营特别于第五天开启实地延展学习环节,组织全体学员前往参观《故宫三部曲》人工智能艺术大展。
这一安排旨在让学员们跳出课堂创作的局限,将此前掌握的机械艺术装置技术与大型展览场景深度链接,在真实展陈环境中学习动态装置的应用逻辑与实践要点。
此次实地学习不仅是对训练营课程内容的延伸与验证,更让学员们跳出 “小作品创作” 的视角,理解了动态艺术装置在展览场景中的价值 —— 它既是承载文化内涵的载体,也是连接观众与主题的桥梁。
观展后,学员们表示:“我们在训练营学到的技术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用来讲述更有温度的故事,未来在课堂上,也能引导学生用机械装置活化传统文化元素。”
回顾这四天半充实而精彩的训练营历程,我们欣喜地见证了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所绽放出的无限可能。学员们在这里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与实用的技能,更在思维碰撞中激发了源源不断的创意与灵感。投石将持续举办更多高质量的高校艺术专业教师技能提升培训活动,为更多有志于数字艺术、动态装置艺术创作等领域的从业人员精心打造学习与实践的优质平台,携手推动科技与艺术融合事业蓬勃发展,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